疫情之下,我们都是在线教育的受害者
- Yuxin
- 2023年6月24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学生:老师,我觉得面授课比线上课效果好。
我:那你为什么相信异国恋?
从19年9月开始全身心做线上课之后,从来都没想到20年的这场灾难把在线教育推到了这样一个风口。
为什么我们排斥网课/线上课?
用“毁誉参半”来形容这次疫情中的在线教学根本是言过其实。网课的表现可以说对在线教育是海啸式的毁灭。不合格的教育者在这次“形式大过内容“的乱象中纷纷遁形,原因其实很简单:
1. 线上课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,而大部分老师对硬件和新模式的抗拒,从起点就已经输了;
2. 线上课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不再满足于“灌输型”成长,而很多人既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,也无从在老师那里得到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方法论。
所以在线教育带给我们的新问题就是:输出型人才是教育追求的成果吗?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分数的必要性如何平衡?
在美国大学课堂里有一个很流行的7/3/1理论,即10%是instruct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输出;30%是mentor或又称为coach,更多是教授(jiāoshòu)指导学生使用方法;而剩下的70%则是practice,也就是实践即练习。先不说很多线下课老师忽视了教学输出和实践部分的匹配。线上课老师往往连最基本的指导和互动都会忽略,一不小心,就变成大型“口嗨”现场,更别提如何去平衡占比最重的coach和practice。与其说我们现在抵触的是线上课这样的上课模式,不如说,我们抵触的,是为了上课而上课的形式。
为什么想做(在线)教育?
很多人做教育喜欢讲情怀。很可惜,在我眼里,情怀是给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看的。做老老师的,如果还在为五斗米折腰,怎么去思考不计较回报的付出?如果还在焦虑未来3个月的面包,又怎么切身处地的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?
那么,既然知道机构的良心离不开物质基础的支持,为什么不选择改变这个行业?
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,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,依然热爱生活。
到现在为止,很多人还会觉得付费教育就是购买知识产权——我花钱买了课,学习了知识点就结束了。这应该算是教育者和学习者共同的悲哀。教育的本质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进步。老师的工作,不是让学生觉得自己无知,而是意识到无知且不自知是很可怕的。换句话说,如果学生上了课,只是崇拜老师的能力,并没有激发对自主学习的目的感,动力甚至说自信心,这就是一堂失败的课。因此,教育涉及的不仅仅是老师个人的知识面,学术水平,还需要责任心和激发学生的能力。而恰巧这两个能力的要求,都必须建立在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物质基础上。
所以,抛开教学的角度,选择在线教育其实是利用资本的洗牌对核心产品——老师的一次重新定位和升级。
那么2020年会是在线教育的重要节点吗?
作为一个创业小透明,老实说,我并不知道。但是我肯定,急于知道这个问题的人,想必在意的更多是如何将利益最大化实现。我们应该意识到,在线教育不是产业,也很难做成固定的商业模式,因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不断的进步和进化。2020年也许是在线教育的一个节点,但是同样的,如果缺少反思和创新,“在线教育”,就永远只能是一个商业概念。
Comments